2.沉砂池可分为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征
3.平流式沉砂池设计 最大(最小)设计流量的确定
4.三级沉淀池必须要挖三个坑吗
5.曝气沉砂池如何设计
6.曝气沉砂池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平流式沉砂池的控制参数有哪些?应怎么控制?
沉砂池应按最大设计流量计算,通常最大流速为0.3 m/s,最小流速为0.m/s。池子个数或分格数不少于2个。为控制池内流速,可在出口端设置比例流量堰。
平流式沉砂池的主要设计参数:
水流面积
池总宽度
池长
沉砂斗所需容积
池总高度
验算最小流速
沉砂池可分为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征
沉砂池的类型,按池内水流方向的不同,可以分为平流式沉砂池、竖流式沉砂池、曝气沉砂池、钟式沉砂池。
(一)平流式沉砂池
平流式沉砂池是常用的型式,污水在池内沿水平方向流动。平流式沉砂池由入流渠、出流渠、闸板、水流部分及沉砂斗组成。它具有截留无机物颗粒效果较好、工作稳定、构造简单和排沉砂方便等优点。
设计参数:
(1)最大流速为0.3m/s,最小流速为0.m/s;
(2)最大流量时停留时间不小于s,一般采用~/s;
(3)有效水深应不大于1.2m,一般采用0.~1m,每格宽度不宜小于0.6m;
(4)进水头部应采取消能和整流措施;
(5)池底坡度一般为0.~0.,当设置除砂设备时,可根据设备要求考虑池底形状
(二) 竖流式沉砂池
竖流式沉砂地是污水由中心管进入池内后自下而上流动,无机物颗粒借重力沉于池底,处理效果一般较差。
设计参数
1)最大流速为0.1m/s,最小流速为0.m/s
2)最大流量时停留时间不小于s,一般采用~s;
3)进水中心管最大流速为0.3m/s。
(三)曝气沉砂池
普通沉砂池的主要缺点:
a) 截留的沉渣中,夹杂一些有机物;
b) 对有机物包裹的砂粒截留效率不高;
c) 沉渣容易发臭,难以处置。
曝气沉砂池的典型特征,就是池内安装了曝气装置,可以对池内污水产生以下影响:
a) 砂粒在沉砂池中以螺旋状向前流动;
b) 使有机颗粒经常处于悬浮状态;
c) 使砂粒互相摩擦,能够去除砂粒上附着的有机物污染物,有利于取得较为清洁的砂粒及其它无机颗粒;
d) 曝气还有去除油脂和合成洗涤剂的作用。
设计参数
1)旋流速度应保持0.~0.3m/s;
2)水平流速为0.~0.m/s;
3)最大流量时停留时间为l~3min;
4)有效水深为2~3m,宽深比一般采用l~2;
5)长宽比可达5,当池长比池宽大得多时,应考虑设置横向挡板;
6)lm3污水的曝气量为0.2m3空气;
7)空气扩散装置设在池的一侧,距池底约0.6~0.9m,送气管应设置调节气量的闸门;
8)池子的形状应尽可能不产生偏流或死角,在集砂槽附近可安装纵向挡板;
9)池子的进口和出口布置,应防止发生短路,进水方向应与池中旋流方向一致,出水方向应与进水方向垂直,并宜考虑设置挡板;
)池内应考虑设消泡装置。
(四) 钟式沉砂池
钟式沉砂地是利用机械力控制流态与流速,加速砂粒的沉淀。并使有机物随水流带走的沉砂装置。
沉砂池由流入口、流出口、沉砂区、砂斗、砂提升管、排砂管、电动机和变速箱组成。污水由流入口沿切线方向流入沉砂区,利用电动机及传动装置带动转盘和斜坡式叶片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污水中密度较大的砂粒被甩向池壁,掉入砂斗,有机物则被留在污水中。调整转速,可达到最佳沉砂效果。沉砂用压缩空气经砂提升管、排砂管清洗后排除,清洗水回流至沉砂区。
平流式沉砂池设计 最大(最小)设计流量的确定
这要看你选的沉砂池分为几组几格,比方说你选了2组沉砂池,每组2格,那就是4格,那你的最小流量就是0.倍的最大流量,也就是假设所有池子都工作时的流量,同理最大流量就是假设3格池子检修时的流量。
三级沉淀池必须要挖三个坑吗
三级沉淀池应设置在工地红线内并离排水口最近处,数量原则不超过3个,沉淀池的容积应满足停留三十分钟废水量(即水力停留时间在分钟以上)。沉淀池深度在1~1.5m内,长宽尺寸可根据工地地质、降雨情况与工地用地情况确定,出水口应设置隔栅阻隔异物,上盖防护栏以防发生意外。一级是物理处理,一般是用格栅除渣,也有用沉淀池或者沉砂池的。二级是生化处理工艺,除油。
三级属于深度处理,专门针对某一种或某一类物质,比较广泛的三级处理是针对氮磷的处理。三级中那一级不严重,也可以不用坑。
扩展资料
沉淀池原理:
沉淀池是利用水流中悬浮杂质颗粒向下沉淀速度大于水流向卜流动速度、或向下沉淀时间小于水流流出沉淀池的时间时能与水流分离的原理实现水的净化。在沉砂池应用沉淀原理可以去除水中的无机杂质,在初沉池应用沉淀原理可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其他固体物。
在二沉池应用沉淀原理可以去除生物处理出水中的活性污泥,在浓缩池应用沉淀原理分离污泥中的水分、使污泥得到浓缩,在深度处理领域对二沉池出水加絮凝剂混凝反应后应用沉淀原理可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
沉淀池包括进水区、沉淀区、缓冲区、污泥区和出水区五个部分。进水区和出水区的作用是使水流均匀地流过沉淀池,避免短流和减少紊流对沉淀产牛的不利影响,同时减少死水区、提高沉淀池的容积利用率;沉淀区也称澄清区,即沉淀池的工作区,足可沉淀颗粒与废水分离的区域。
污泥区是污泥贮存、浓缩和排出的区域;缓冲区则是分隔沉淀区和污泥区的水层区域,保证已经沉淀的颗粒不因水流搅动而再行浮起。
参考资料:
曝气沉砂池如何设计
曝气沉砂池的设计参数:水平流速一般可取0.-0.m/s,一般取0.1m/s;最大流量时污水在曝气池内停留时间为4-6min,处理雨天合流污水时为1-3min,如果同时作为预处理曝气池内使用,停留时间可取-min;池的有效水深宜为2.0-3.0m,池宽与池深比为1-1.5,池的长宽比可达5,当池的长度比大于5时,可考虑设置横向挡板;
曝气沉砂池多采用穿孔曝气管或者更为先进的单孔膜曝气器,安装高度距离池底约0.5-0.9m,每组曝气器应设有调节阀门;
每立方污水所需曝气量宜为0.1-0.2m_(空气)或每平方米池表面积曝气量3-5m_/h。
曝气沉砂池的形状应尽可能不生产偏流和死角,进水方向应与池中旋流方向一致,出水方向垂直,并设置挡板,防止产生断流。
曝气沉砂池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曝气沉砂池的基本数据主要有以下几项:
(1)停留时间1~3min,若兼有预曝气作用,可延长池身,使停留时间达到~min。
(2)污水在曝气沉砂池过水断面周边最大的旋流速度为0.~0.3m/s,在池内水平前进的流速为0.~0.m/s。
(3)有效水深2~4m,宽深比为1~1.5。如果考虑预曝气的作用,可将过水断面增大为原来的3~4倍。
(4)曝气沉砂池进气管上要有调节阀门,使用的空气扩散管安装在池体的一侧,扩散管距池底0.6~0.9m,曝气管上的曝气孔孔径为2.5~6mm,曝气量一般为每立方米污水0.2m3
空气或曝气强度为3~5
m3
空气/(m2h)。
(5)为防止水流短路,进水方向应与水在沉砂池内的旋转方向一致,出水口应设在旋流水流的中心部位,出水方向与进水方向垂直,并设置挡板诱导水流。
(6)曝气沉砂池的形状以不产生偏流和死角为原则,因此,为改进除砂效果、降低曝气量,应在集砂槽附近安装横向挡板,若池长效大,还应在沉砂池内设置横向档板。